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培养健康管理人才的“重地”——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体会
张伟 党委书记
在11月12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冯飞提出“推动海南职业教育成为一方重地”的要求。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自办学以来,坚持以“培养亿万家庭健康守门人”为己任。结合学习贯彻这次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我院将对标海南自贸港建设对健康管理人才的要求,依托学院举办方微医集团在智慧医疗方面的积极探索,聚焦“数智医教”特色,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培养健康管理人才的“重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海健院”力量。
建设教育强省重在夯实基础
马彦 党委办公室
刚刚闭幕的全省教育大会强调要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推动海南教育实现量质齐升,令全省教育工作者深感振奋、深受鼓舞。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弱、底子薄、历史欠账多是客观存在的,是制约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设教育强省,必须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下足绣花功夫,做细做实工作,一步一个台阶地向着教育现代化迈进。
紧抓根本问题,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习近平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建设教育强省,首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打牢师生的思想政治基础。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理想信念,主动把人生际遇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结起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紧抓主要矛盾,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习近平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教育强省,要充分发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这一独特优势,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更好满足人民对“上好学”的要求。要探索发展国际化高等教育,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教育资源,加快展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成果的窗口建设,擦亮“留学海南”亮丽名片。要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职业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让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更加宽阔让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紧抓依靠力量,在铸魂强师上下功夫。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设教育强省,广大教师是主要的依靠力量。要下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促进教师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与合力。要下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为教育强省提供坚强支撑。
认真领悟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积极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
李贤明 健康照护系
11月12日,全省教育大会在海口召开。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谋划教育强省建设目标,推动海南基础教育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成为一方重地、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教育开放新机制进一步优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推动海南教育实现量质齐升。认真领悟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对深化我省教育发展规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认识教育的“三大属性”。建设教育强省,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三大属性”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具有内在统一性。政治属性是教育强省的根本属性,坚持教育的政治属性,就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回应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民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特质属性,坚持教育的人民属性,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战略属性是教育体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定位、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社会属性,坚持教育的战略属性,就是坚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基于文化自信的教育自信。“三大属性”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成为教育强省建设的思想基础。
坚持把握教育强省的重要特质。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省,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思政引领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省建设的鲜亮底色,确保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教育意识形态第一阵地的坚强领导。人才竞争力强调综合实力、竞争实力尤其是具有“一顶一”“掰手腕”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科技支撑力旨在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为助力我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和智力的硬核支撑。民生保障力强调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回应,强调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足感和获得感。社会协同力强调教育与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力,有效整合全社会的各种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发展的合力。
科学确立教育强省建设的行动路径。朝着教育强省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同时正确处理好其中的重大关系,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以重点带动全局。全省教育大会上,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落实好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旨在提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纯度”。统筹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旨在创新育人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育人精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要聚集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公平有序地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覆盖面和整体效率,旨在传递“教育温度”。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强调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旨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高度”。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体会
王乐 食品与药学系
11月12日,全省教育大会在海口召开,这是海南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教育领域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也对海南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次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海南实际,对推动海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为海南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让我们看到了海南教育事业的新希望。尤其是将教育强国建设应当处理好的“五个关系”融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之中,更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将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会议强调要推动职业教育成为一方重地,着力推动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双达标”,扎实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海南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海南的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大会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海南的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例如,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的生产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企业也可以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就业机会,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海南省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李卓君 教务科研处
11月12日,全省教育大会在海口召开,会议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行贯彻落实,同时提出了推动海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高等职业教育是我们的主战场,这次会议引导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进行了细致的思考。
一、持续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教育过程中,持续坚持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我院主张在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授课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体现形式,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立项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海南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研究”等研究项目。结合我院学生座谈会的反馈,我院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较明显,这也将成为我院课程教育长期坚持的授课形式。
二、聚焦重点产业调整专业布局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的目标,旨在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产业布局适时调整专业结构。
(一)优化专业设置
根据地区重点产业链的需求,增设相关专业。同时,撤销就业率低、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的专业,避免过度重复设置造成的同质化竞争和结构性过剩。
(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打造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和专业群。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计划。
(三)持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通过人才需求预测、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做好专业动态调整和布局优化,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区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四)提升自主培养质量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开设交叉课程等方式,致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服务地区产业发展。
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体会
许林 思政课教学部
全省教育大会于11月12日在海口的胜利召开,作为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受鼓舞,内心涌动着无限的激情与使命感。
此次大会的召开,彰显了海南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于我而言,思政课堂就是传播教育理念、塑造学生灵魂。自己将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紧密围绕大会精神,立足思政教育小切口,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例如,将海南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拼搏故事融入教学案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育强省战略背后的不懈努力与伟大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育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以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我会启发他们思考在建设健康海南、教育强省的进程中,如何凭借自身所学,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传递健康理念与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协同合作也是关键。我们可以共同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比如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结合,探讨在医疗健康服务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使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各环节。
我深知,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我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力让思政课堂充满活力与魅力。用生动鲜活的教学,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建设教育强省的责任感,为海南培育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在教育强省的宏伟画卷上,绘出属于思政教育的绚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