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及15日下午,学院教务科研处分别在金江校区和老城校区组织召开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交流研讨会。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科研处、各系部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以及教科处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教务科研处负责人主持。
金江校区会议现场
老城校区会议现场
各专业负责人依次汇报了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保健、医学美容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学、中药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眼视光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1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报围绕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等关键维度展开,结合前期对行业、企业的调研、校友反馈以及在校师生意见,系统阐述了制(修)订思路与创新亮点。
专家对每一个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在听取汇报和审阅材料后,专家对各专业方案修订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予以肯定,同时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职业类别和产业需求匹配度、课程体系逻辑性、“岗课赛证”融通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强调需进一步细化产教融合实施路径,加强电子信息类专业与医药卫生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强化学生交流沟通能力、数字化技能与职业素养培育,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确保方案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教学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教育教学的“根本大法”,是实施教学活动、开展质量评价的纲领性文件,修订工作关乎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意义重大。要求各专业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严格依照国家新的专业教学标准和《海南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2025-2030)》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完善方案内容,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专业内涵特色,打造应用型课程体系,科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修订过程中各系部要加强沟通与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压实工作责任,结合本院实际,打造“精研”工程,制定出一个特色鲜明、切实可行、能使学生受益的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高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是科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亦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遵循。本次研讨会,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为后续课程体系优化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宣传部 曾艳羽
文:教务科研处